大約兩個月前,我所在的程序員群里每天能刷出上百條關于DeepSeek的討論。
有人用它優化代碼結構,有人用R1模型給醫療數據集做清洗,甚至有團隊嘗試用本地蒸餾版實現工業質檢自動化。
但最近這些消息像被按了靜音鍵,只剩零星幾個人在問“為什么***總是提示服務器繁忙”。
如今DeepSeek的熱度曲線,不過是技術成熟度曲線(Hype Cycle)的經典重現。
2018年BERT模型剛問世時,媒體鋪天蓋地報道“NLP領域迎來終極解決方案”,但半年后…。
大約兩個月前,我所在的程序員群里每天能刷出上百條關于DeepSeek的討論。
有人用它優化代碼結構,有人用R1模型給醫療數據集做清洗,甚至有團隊嘗試用本地蒸餾版實現工業質檢自動化。
但最近這些消息像被按了靜音鍵,只剩零星幾個人在問“為什么***總是提示服務器繁忙”。
如今DeepSeek的熱度曲線,不過是技術成熟度曲線(Hype Cycle)的經典重現。
2018年BERT模型剛問世時,媒體鋪天蓋地報道“NLP領域迎來終極解決方案”,但半年后…。